20 11年 3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( 哲学社会科 学版 ) Ju a o h n h o l nv r t ( hl o h o r l f a g a N r i s y P i sp y& Sca S i c s dt n n S l ma U e i o o i ce e io ) l n E i Ma r..20 11 第4 0卷 第 2期 中图 分 类号 : 0 . 1 I 74 2 Vo . 1 40. o. N 2 文献 标 识 码 : A 文 章编 号 :0 48 3 (0 10 - 6 一0 ) 10 -6 4 2 1 )20 6 (8 0 《 阅微 草 堂笔 记》: 一个 经典 文本 和 一种 小说 类 型 陈 文新 ( 武汉大学 文学院, 湖北 武汉 4 0 7 ) 30 2 摘 要: 《 阅微 草 堂笔记 》 中国小说 史上 的意 义 , 仅在 于其 自身 的成 就奠 定 了它作 在 不 为一个经典文本的地位, 更在 于它是子部小说这样一种文类的标本。在史、 集三种叙事传 子、 统 中, 纪昀明确 地 以子部 为归属 , 着眼 于三者的 异 同来确 立和 完善 子部 小说 的特 点 , 题 旨上 在 注重事理 的揭 示 , 在叙 事准 则上反 对过度虚 构 , 格 简淡 , 风 回避 现场 感 , 文类特征 是鲜 明而 系 其 统 的 。面对《 阅微 草 堂笔记》, 当采 用子 部 小说 的原 理 来 阐发 文 本及 其 小说 史地位 , 则牛 应 否 头不对 马嘴 , 只能徒 滋纷扰 。 关键 词 : 《 阅微 草堂笔记 》 经典文本 ; ; 子部 小说 ; 小说 类型 ; 史部 ; 集部 《 阅微 草 堂笔 记 》 的现 代 命 运 是 一 个 不 乏戏 剧 性 的个 案 。鲁 迅 的 《 国小 说 史 略 》 然 在 总 中 虽 体 叙述构 架上接 受 了进化 论 的思路 , 在 具 体评 但 价《 阳杂俎》、 阅微 草 堂 笔记 》 作 品 时 , 酉 《 等 仍充 分尊重传 统评 价 , 不 一概 绳 之 以 “ 说 概 论 ” 并 小 。 2 0世 纪 3 0年 代 以降 , 随着 “ 国文 学史 ” 一类 中 这 著作 日趋 定型 , 现代 “ 小说 概论 ” 的理 念 对 中 国小 说 史研 究 逐 渐 产 生 了支 配 性 的影 响 , 酉 阳杂 《 明以前 , 于 目录学 意义 上 的 “ 关 小说 ” 的归 属 问题 , 主要存 在 子部 说 和 史部 说 的分 歧 。东 汉 班 固《 书 ?艺 文 志 》 “ 说 ” 于 诸 子 “ 家 ” 汉 把 小 附 九 俎》《 、 阅微 草堂笔 记 》 一 类 作 品 不 仅 因此 被 视 这 为“ 不入 流 ” 而 且 被 习 惯 性 地 当作 批 评 对 象 , , 尤 ( 、 、 墨、 、 法 名 儒、 道 阴阳、 纵横 、 农) 杂、 的骥尾 , 是 由于它秉 赋 有 与 诸 子 相 同的 素 质 , 以议 论 为 即“ 宗 ” 隋书 ? 籍志 ? 。《 经 小说 家》 说 :儒 、 、 也 “ 道 小 说 , 人之教 也 , 圣 而有 所 偏 ” “ 而 叙 之 ” “ 之 ,合 ,谓 子 部 ” [ ‘三 ,。 。 ] 四 卷 其是《 阅微草堂笔记》 在需要突出《 , 聊斋志异》 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