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情怀诗——关键词一线串珠
师大附中 刘星
一线串珠复习法之关键词篇举隅 1、《观沧海》曹操 “观” 2、《钱塘湖春行》白居易 “春行”
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 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 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 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 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 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 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问题一: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?——观 第一句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”, 交代了“观”的地点、对象、方位。 后三句“水何澹澹,山岛耸峙。树 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秋风萧瑟,洪波涌 起。”写的是“观”景色。 后两句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。星 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”写“观”后之感。 此诗是一个“观”字贯通。
赏析
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
——东行登上碣石山,来观赏大海。
这一句诗,交代了观海的方位、 地点及观察对象,直陈其事,写登
山所见。“观”字统领全篇。
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 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 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
“观”之景有什么特征? 山岛、树木、百草、秋风、洪波; 景物描写呈现的特征为生机勃勃、海 面壮阔雄伟。
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。 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
链接 “有吞吐宇宙之象。” ——清代文学家沈德潜 “夫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机, 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也。”
——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
观感如何?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 日、月、星辰的气概,同时展示了诗人 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和博大的胸襟。
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这两句是诗的附文,为合乐而加, 它是曹操乐府诗集《步出厦门行》中每 一章的最后一句,跟诗的内容没有关系。
《
观沧海》小结
诗人借景抒情,将眼前海上景色 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,诗人 以沧海自比,开阔的意境,雄浑的气 势,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 魄的表现,诗中洋溢着激情。诗人勾 画了大海吞吐日月,包蕴万千的壮丽 景象,表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襟, 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 抱负。
钱塘湖春行
白居易
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 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 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 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
这是一首七言律诗,全诗紧扣“春行” 一词,诗人随春行的踪迹描绘了早春 的西湖之景:
首 联
颔 联
孤山寺北贾亭西
(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、贾亭一带起程的)
水面初平云脚低
(诗人了望湖面,勾勒湖上轮廓,交代时令“早春”)
几处早莺争暖树, 谁家新燕啄春泥。
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
颈 联
乱花渐欲迷人眼, 浅草才能没马蹄。
从植物的 变化写早 春景象
“渐”字说明野花逐渐开放,还不到姹紫嫣红开遍大地 的时候;“才”字说明春草初生,仅能遮没马蹄而已。 颈联写的也是春景,然而它和“白沙堤”却有紧密的联 系:春天,这平坦修长的白沙堤,游人来往最为频繁。 唐时,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,用“没马蹄”来形 容这嫩绿的浅草,正式眼前现成景色。
尾 联
最爱湖东行不足, 绿杨阴里白沙堤。
充分表达 诗人对西 湖早春美 景的迷恋
小结:
全诗以“行”字为线索,从孤山 寺起,至白沙堤终。以“春 ”字为着 眼点,写出了白居易对西湖早春之景 的喜爱之情。
关键词可以统领的篇目有 《渔家傲 秋思》塞上秋来风景异 《江城子 密州出猎》老夫聊发少年狂 《望岳》望 《春望》望 《破阵子》壮词的壮 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