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耳室内层架高产栽培技术 银耳又称白木耳,是人们喜爱的保健食品。银耳原是野生于枯木上的 胶质菌, 分布于我国广大地区, 目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人工银耳栽培, 实践证明,室内层架栽培银耳法,比一般方法增产 25%,每 100 千 克培养料可收干银耳 16~20 千克,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: 一.银耳生长发育所需条件: 银耳为异养生物, 只能分解和同化现成的有机物来组成自身的物 质。银耳菌丝能直接利用简单的碳水化合物,如葡萄糖、蔗糖,对淀 粉则基本上不能利用。银耳孢子萌发和定植的最适温度为 22~25℃。 银耳菌丝生长阶段,培养料含水量以 40%为宜;出耳阶段,培养料 含水量 45%、空气相对湿度 90%~95%为宜。银耳是好气性真菌, 闷湿的环境易造成烂耳及杂菌滋生。银耳子实体发育需一定的散射 光,完全黑暗,子实体不易发生,但强烈的日照会导致孢子和菌丝死 亡。银耳孢子和菌丝生长的适宜 pH 值为 5.2~5.8。 二.栽培室的设置: 可以选地势稍高、交通方便、靠近水源、便于清洗场地的场所建 专用栽培室,亦可在庭院内搭简易耳棚,或对居室加以改造,栽培场 所要求通风良好,光照充足。用竹木做骨架,在栽培室或耳棚内搭层 架,高约 2.5 米,宽 25~50 厘米(横排 1 袋宽 25 厘米) 层,层距 ,8 30 厘米。床面用竹木铺成格板。室内四周用塑料薄膜围罩,以提高 保温保湿性能。栽培室在使用前,用来苏尔和敌敌畏消毒。 三.配方与配料:
棉籽皮是栽培银耳的理想原料,单位面积产量比木屑可提高 20 %~30%。玉米芯、花生壳、葵花籽壳等均可在晒干、粉碎后用于栽 培。栽培时可根据当地资源情况配方,我们推荐以下两种经验配方: (1)棉籽皮 100 千克,麦麸 25 千克,石膏粉 4.2 千克,尿素 0.4 千克,石灰粉 0.4 千克; (2)木屑 100 千克,麦麸 30 千克,石膏粉 4.2 千克,尿素 0.4 千克,石灰粉 0.4 千克,硫酸镁 0.5 千克。以上配方,加水 100~115 千克,充分混合搅拌,过筛,打散团块,使含水量达到 55%~60% 为宜。 四.装袋与灭菌: 选用 12 厘米×50 厘米低压聚乙稀筒膜做耳袋。每千克培养料可 装 220~250 个耳袋,装袋要装紧装实,袋口用纱线扎束密封。然后 用打孔器在耳袋正面打孔 4~5 个, 孔径 1.2 厘米, 1.5 厘米, 3.3 深 用 厘米×3.3 厘米胶布贴封穴口,为防培养料酸败变质,应拌料到装袋结 束,要求 5 小时内完成,装袋后要及时灭菌。常压灭菌灶的规格以能 容 1000 袋为宜,灭菌时开始火力要猛,使其 4 小时内温度上升到 100℃,然后用中大火维持 15 小时左右,使灭菌彻底。灭菌完毕,耳 袋趁热取出,以免胶布受潮。 五.接种与菌丝培养: 银耳为中温型菌类,适于春栽和秋栽。接种在专用无菌室进行, 料温下降到 30℃时方可接种。先将菌种瓶内表面老化菌丝薄薄挖去 一层,然后往下挖 3 厘米,将菌种稍加打散并拌匀,揭开袋上胶布,
用接种器取蚕豆粒大小菌种移至孔穴内,再重新贴好胶布,每瓶菌种 可接种 30 袋左右。接种后,将耳袋移至屋架上堆发菌。开始 4 天内 保持室温 28~30℃, 天后室温控制在 25℃。 天后菌丝向穴口发展, 5 5 此时进行翻堆并检查污染情况,如穴口出现杂菌,用甲醛注射杀灭。 从第 5 天开始散堆,将耳袋依次排放到层架上,袋间距离 1 厘米。在 菌丝培养期间,若温度过低,可用煤炭火升温,但要注意通风排除二 氧化碳。此时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70%以下,每天通风 1~2 次, 每次 30 分钟。若气温适宜,亦可长时间开窗通风,使空气新鲜。经10 天左右培养,菌落直径达 10 厘米时,两穴间的菌丝将要相互连接, 将胶布揭起, 留黄豆粒大小孔隙, 增加氧气供应, 促进菌丝加快生长。 在揭胶布之前,应用敌敌畏在室内喷雾消毒。揭胶布后 12 小时,为 防止培养料水分散失,要增加湿度,每天喷水 3~4 次,不得将水喷 入穴孔内,并进行通风。4 天后,穴口逐渐出现白色突起绒毛状菌丝 团(俗称白毛团) ,此时室温要降至 20~23℃,相对湿度要提高到 80 %~85%。随着菌丝生理成熟,白毛团上出现浅黄色小珠,此时应将 穴口翻堆,使黄水流出穴外,将室温回升到 25℃,使黄水收缩。一 般在接种后 15~16 天,穴内逐渐出现白色耳芽时,应将胶布揭去, 并在耳袋上覆盖报纸,喷水保湿。 六.出耳后的管理: 在接种后 18 天耳袋孔穴内幼耳已基本出齐, 为使银耳朵大高产, 应扩穴增氧。用刀片沿出耳穴周边割去薄膜约 1 厘米左右,使穴口直 径达 4 厘米,袋内菌丝增加氧气接触。出耳阶段,每天向覆盖报纸喷
水 1~2 次,以稍保持湿润为宜,用水不可太重;当子实体长到 3 厘 米大小,取下报纸,在太阳下晒干消毒,再重复盖上,每隔 3 天进行 1 次,每次取下报纸后,应隔 12 小时再盖上,使子实体接触更多氧 气。随子实体生长逐渐增加喷水量,并应根据气候情况调节喷水和通 风,并结合喷水保湿,防止耳片干燥。一般在接种后 30 天左右,子 实体直径已长到 12 厘米时,应停止向报纸喷水,防止耳片过湿霉烂; 停水之后再过 5~7 天,此时耳片已逐渐增厚成熟,可及时采割。